近期,一位从事IT行业的友人找到我,“君姐,最近我手腕疼得厉害,喝水无力还打破了杯子,医生诊断是“鼠标手”,你能帮我调一调吗?”
我给他扎了“大陵穴”,疼痛当时减轻了许多。(提醒:由于针刺角度、深度以及用针有要求,非系统学习人士请勿随意操作,杏林君在文章后面会揭秘。)
后来,友人告诉我,他们办公室很多同事都有“鼠标手”。是的,腕管综合征,多发于用腕过度劳动者,患者常常会发生手麻、手痛、无力症状,从而影响手部行动,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今天,杏林君主要给大家分析腕管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如何诊断、鉴别以及临床上的调理思路,帮助大家正确认识这一疾病,捋清调理思路。
什么是腕管综合征?
图片来源于网络
腕管综合征,俗名“鼠标手”,常发生在孕妈妈、办公室白领一族、拄拐杖走路的残疾人等等用腕过度劳动者。是比较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主要由于其正中神经在腕部的腕管内受卡压而引起手指麻木和功能障碍。
腕管结构组成
腕管是一个由腕骨和屈肌支持带组成的骨纤维管道。前者构成腕管的桡、尺及背侧壁,后者构成掌侧壁。
正中神经和屈肌腱(屈拇长肌腱、4条屈指浅肌腱、4条屈指深肌腱)一起由腕管内通过。正中神经走行在屈肌支持带下方,紧贴屈肌支持带。在屈肌支持带远端,正中神经发出返支,支配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浅头和拇对掌肌。其终支是指神经,支配拇、示、中指和环指桡侧半皮肤。
病因病机
腕管综合征发生的原因是腕管内压力增高导致正中神经受卡压。正常腕管内组织液压力是稳定的。无论是腕管内的内容物增加,还是腕管容积减小,都可导致腕管内压力增高。
最常见的导致腕管内压力增高的原因是,特发性腕管内腱周滑膜增生和纤维化,其发生的机制尚不明了。有时也可见到其他一些少见病因,如屈肌肌腹过低,类风湿等滑膜炎症,创伤或退行性变导致腕管内骨性结构异常卡压神经,腕管内软组织肿物如腱鞘囊肿等。
也有人认为过度使用手指,如长时间用鼠标或打字等,可造成腕管综合征,有“鼠标手”之说,但这种观点仍存在争议。
腕管综合征早在计算机出现期就已经存在,临床上好发人群也不是常用电脑者,女性的发病率较男性更高。腕管综合征还容易出现于孕期和哺乳期妇女,认为与雌激素变化导致组织水肿有关。但许多患者在孕期结束后症状仍然未得到缓解。风湿、类风湿病,糖尿病等可能有一定关系。
临床表现
表现一:主要症状包括正中神经支配区(拇指、示指、中指和环指桡侧半)感觉异常和(或)麻木。
表现二:夜间手指麻木,特别是夜间手指麻醒者很多见,常常需要起床活动或甩甩手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后才能重新入睡,这与人们在夜间入睡时手腕多呈垂腕姿势有关。
表现三:患者在白天从事某些活动曲腕过久时也会引起手指麻木的加重,如做针线活、长时间手持电话或长时间手持书本阅读。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诱发诊断试验:将患者手腕曲腕1分钟左右,或用手指叩击腕部就可以引发手指麻木,有利于帮助诊断。
随着病程持续和病情加重,患者可出现明确的上述手指麻木地方感觉减退或消失,拇短展肌和拇对掌肌萎缩或力弱。患者可出现大鱼际桡侧肌肉萎缩,拇指不灵活,与其他手指对捏的力量下降,甚至不能完成对捏动作。肌电图检查可帮助诊断。
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主要根据上述特征性的临床症状、临床检查和肌电图检查结果,一般就可以确诊。当怀疑腕管周围骨性异常导致正中神经卡压时,腕管切线位X线片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腕管容积的改变。
调理思路
由于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卡压所导致的麻木、疼痛,所以我们在调理时最重要的便是解决正中神经的卡压,可用毫针解决其皮下卡压的问题,也可用刃针解决卡压正中神经的肌腱,从而达到调理的目的。
根据以上思路,往期学员在临床上积累了不少成功案例: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