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的小树林,个子一天天长高了,虽然身体瘦削,但他脸上总是笑嘻嘻的,谈起上学的事情,他总是能说一箩筐。看得出来小树林是个好学的孩子。
九岁的小树林,和大多同龄的小孩子一样蹦蹦跳跳,无忧无虑地背着书包徘徊在上学的小路上。但一次的无故摔跤让细心的母亲察觉到了异常,后来小树林也感觉到自己久蹲后再次站立很困难......父母决定带着小树林去北京做一个详细地身体检查,通过基因检测,小树林真的生病了。患上了一种无法根治的病,目前医学上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
十一岁了,小树林纯真的笑脸渐渐少了。距得知自己生病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了,他开始接受命运的安排。小树林也开始感觉到自己身体的行动力一点一点在减弱,他上楼梯越来越吃力,只能使劲抓着扶手一步一步地挪着往上走。生活的难从来不会提前预知,也从来不会和我们商量,只会告诉我们咬咬牙再坚持。
十七岁的小树林长成了大树林,他本想为年迈的父母遮风避雨,但他却无法直立行走了......生活仿佛和他开了个玩笑。但树林的故事还在继续,他的生命就如他的名字一样顽强——董树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仿佛说的就是他。
故事已经到了今天,树林褪去青涩,多了一份稳重成熟。他和我谈起这些年的经历,脸上的表情是舒展的,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能感受到在他不断治疗与复健的十年中,他是一直朝着光的方向在生长的。
02漫漫寻医路11岁那年,树林的母亲在一次电视报医院对治疗肌肉萎缩有一套系统的方案,于是一家人毅然决然踏上了寻医之路。树林也选择了休学,暂时放弃求学之路。对于他来说,把病治好重归正常才是最应放在心上的头等大事。
在沈阳医院求医的那段日子里,父母多次从医生的口中得知:“这个病症并没有根治的好方案,只能靠锻炼和药物维持。”面对这样的晴天霹雳,父母并没有放弃。
与此同时,父母一直持续不断的和医生沟通了解这个病症的其他解决方案和办法,通过各种渠道获知,只有干细胞移植才有可能让这个病得到治愈,但是干细胞移植手术现阶段技术不成熟,手术风险高、价格昂贵,而且就算手术成功,也会出现排斥反应,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对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来说,这仿佛是横亘在一家人面前的一座大山......
在当时的境遇下,小树林对父母坚定地说:“不就是一个小病嘛,我会每天坚持锻炼的,爸妈你们知道的,我会坚持到这个病能治好的那天。因为我还想陪你们很久。”
为了小树林就医以及生活上的便利,父母在准格尔旗薛家湾镇上租了一套楼房。“老家的路都是土路,路上颠簸,不像城里的路平平坦坦,都是柏油马路,每天我还可以推着树林在小区里散散心。”他的母亲说。
03“我要长成参天大树”在接下来的日子,小树林没有辜负父母的一番苦心,更没有食言。在这十年里,他的生活完全与康复训练融为一体。每天上下午,各坚持一小时左右的站立。采访的那天,他便在站立架上直挺挺地站着,腰部绑着护带,耐心地和我谈着他这些年的故事。看着他那张洒满阳光的脸庞,我感觉整个世界都明朗了。一个小时的锻炼结束了,我们还沉寂在愉悦的交谈中。随后,树林的母亲搀扶着他进行下一项的复健训练。
将近60岁的老母亲使着浑身的劲儿一步一步的配合树林做康复训练,一步一步两个人慢慢地挪着走,几步下来,树林和母亲都大口呼气地说着先休息会......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陪伴,树林母亲的头发开始斑白,一根根银丝爬上了头顶,像在复刻着母亲与儿子的一缕缕记忆。
母亲的时而烦躁树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会讲一些笑话哄哄自己的母亲,故意逗母亲开心。树林的生活起居、每一餐每个动作几乎都是离不开母亲的,两个人更像是活成了一个人,一位伟大的母亲将自己的每一天与儿子紧紧地绑在了一起。这不仅仅是爱,更是一份责任,一对平凡的母子一步一个脚印走了十年......
写到这里,我的思绪回到了那天,一位母亲搀着自己的儿子,每一次挪动的身影都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当时竟没有勇气拍下这组照片,我的眼眶突然被泪水模糊了......我没有快速地按下快门键,眼前的这一幕让我心酸,让我不想通过照片去刻意的记录。
通过准格尔义工协会的帮助,树林开始线上售卖洗护用品,虽然赚得不多,但总归在用心对待自己的生活。平常他还会看一些汽车之家的杂志、看一些小说......在单调的日子里,树林还学习了书法。这些爱好伴他走过了春夏秋冬,也见证着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他会向命运的安排妥协,但不会轻易向死神交出自己的生命。”这是树林的内心所想也是他对自己的承诺。
“小树林”长成了“参天大树”,在成长的过程中,风风雨雨、艰难险阻让他变得勇敢、坚强,相信以后的路他会走得更好。
图文:张乐乐更多新闻
这条高速通车倒计时...
明年1月1日正式施行!事关房子…
本期编辑:张乐乐
校对:刘浩东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