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脑性瘫痪,相信很多家长应该不会陌生。这种病症是由于幼儿在出生前或产期间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运动功能障碍,主要是影响到骨骼肌的活动,在出生后数月或婴儿时期即出现症状,对幼儿的健康影响极大。
脑性瘫痪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如各种直接或间接原因造成的胎儿或新生儿窒息,缺氧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产伤或出血性疾病引起的颅内损伤;感染、早产即先天性脑积水等均可引起小儿脑性瘫痪的发生。
脑性瘫痪的异常表现
如果发现孩子偶有运动功能或姿态异常的情况,或者发育正常而双腿呈现“剪刀状”;早晨起来给给孩子穿衣时,屈曲他的身体或拥抱他时感到困难;婴儿的头颈松软抬不起头来,将他悬空抱时,四肢呈下垂的状态;学会抬头、爬行和站立的时间迟于同龄正常的孩子。或出现不明原因的哺乳困难、易吐、嗜睡、惊跳、肢体强直、抽搐等,父母就应该警惕幼儿出现脑瘫的情况,应该及时去做检查以找出问题所在。
脑性瘫痪的分型
想要判断脑性瘫痪的发生,我们还需要清楚有关于脑性的分型及临床表现。临床上一般把脑性瘫痪分为痉挛型、椎体外系型、肌张力减低型以及混合型。
对于痉挛型脑瘫又可分为双侧瘫痪、偏瘫、截瘫和肢瘫,此类型的患儿多伴有智力低下,或可伴有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失明或斜视;椎体外系型脑瘫的患儿或出现不自主和无目的的运动,患儿的智力表现比较正常,但讲话比较费力;肌张力减低型脑瘫痪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小脑,表现为肌张力极度的减低,甚至无法独自站立,动作不协调,并有震颤、步态不稳等表现,此类型脑瘫又称为“共济失调型”。混合型是指前几型共同存在,以痉挛型合并椎体外系型较为多见。认清了这几型脑性瘫痪的具体表现,可加强我们对于脑性瘫痪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