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滑坡特征
浙江省松阳县范山头滑坡周界呈圈椅状(图1),前宽后窄,后缘为斜坡陡坎-梯田区域,高程~m,前缘为道路切坡和沟谷自然陡坡,高程在~m,两侧以自然冲沟为界。滑坡纵长约m,横宽m,面积m2。
滑坡地形前陡中缓后陡,后部坡度35°,中部较缓约5°,前部坡度32°~40°。主滑方向°。滑体厚度20~30m,滑坡体积约35×10+m3。滑体物质可分为结构差异明显的上、下两层(图2),上层为灰黄色含角砾粉质黏土,角砾含量在5%~20%之间,粒径0.2~2.0cm,饱和,可塑,切面粗糙,其余为黏性土,干强度中等~高,层厚1.4~9.4m;下层为灰黄色碎石土,湿,中密~密实,颗粒级配分选性差,变化大,碎石含量在50%~80%之间,粒径2~15cm不等,个别达到18cm,碎石母岩成份为凝灰岩,层厚12.0~23.3m。滑坡体中零星分布呼白土或黏土透搅体。
2滑带特征
滑坡中发育两层滑动带(图2):上部滑动带发育于含角砾粉质黏土中,为青灰色软可塑淤泥质黏土,饱和快剪黏聚力28.3kPa,内摩擦角18.8°,反演黏聚力值9kPa,内摩擦角12°,该层层顶埋深在0.3~12.2m,层厚0.9~6.1m;下部滑动带发育在土岩结合面上,为饱和、软塑状全风化泥质粉砂岩,反演黏聚力值18.5kPa,内摩擦角8°,层顶埋深14.2~27.8m,层厚0.4~1.6m。滑床为侏罗系上统大爽组第一段(Jd)灰黑色、灰白色沉凝灰岩、凝灰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凝灰质、粉砂质结构,层状构造,泥质粉砂岩单层厚度0.5~1.0cm,沉凝灰岩单层厚度15~20cm。整体呈舒缓波浪状起伏,总体倾向北侧,倾角约50~20°。
3滑体特征
与滑坡体地质结构相对应,滑坡区上部含角砾粉质黏土渗透性较差,为弱含水层,含水层渗透系数为2.×10-3m/d;下部碎石土渗透系数较好,为主要含水层,对应物探低阻区(图面为蓝色,如图3);下层软弱带渗透性差,为隔水层,对应物探高阻区(图面为黄色)。
4滑坡水文特征
滑坡前、后缘水位埋深较大,在11~14m之间,滑坡中部水位埋深均较浅,在2~6m之间,与上层滑动带基本吻合。滑坡勘查时间为年4月19日—年5月18日,降雨量普遍较小,为平水期,水位变动幅度不大,普遍在lm之内。滑坡区有两处地下水露头:滑坡后缘的泉Q1流量在7.6~12.1m3/d之间波动;滑坡前缘的泉Q2流量在4.2~17.0m3/d之间波动。
5滑坡变形特征
该滑坡发现于年7月,多处民房墙体和地面出现裂缝,裂缝宽度5~15cm,大小不一,村庄中间出现一条基本连通弧形裂缝L1,走向70°~80,裂缝最宽处10cm,最大错落6cm。年7月—年11月,是该滑坡变形最为显著的时间,滑坡体上方共发育裂缝62条,滑坡体后缘、中部以拉张裂缝为主,两侧以剪切裂缝为主,前缘裂缝发育不明显。
该滑坡变形受降雨量影响十分明显,其中年2月17日—2月23日的短暂监测数据(图4)表明,在强降雨(59mm)后,滑坡地表有10mm的位移。年底,滑坡采取砌筑截、排水沟,水改旱,搬迁等措施,该滑坡变形逐渐得到控制,裂缝不再发展。截止到年6月,该滑坡地表变形特征不明显,处于基本稳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