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缩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四川一个37吨的石碾子,被美军花10万
TUhjnbcbe - 2024/8/9 0:44:00

年6月,位于俄亥俄州代顿市的世界第一大军事航空博物馆——美国空军国家博物馆,举行了一场隆重的仪式,迎接从中国运来的一个巨大石碾子。

这个石碾子重达.7吨,通过公路、海运,辗转2万余公里,光运费就花了10多万美元。

许多美国二战老兵在看到这个石碾子后,眼泛泪光,百感交集。

它见证了一段难忘的抗战历史和52万四川爱国民众的不屈意志。

“马特霍恩”计划

年11月,中美联合制定了“马特霍恩”计划,决定在成都周边的新津、广汉、邛崃和彭山,新建、扩建4个轰炸机机场,以及双流、凤凰山、彭家场、白市驿、太平寺等5个承担保卫和护航任务的战斗机机场,作为美国第20航空队最新型的空中堡垒——B-29重型轰炸机的前进基地,以执行轰炸日本本土的任务。

这项重大国防建设工程,被称为“特种工程”,由四川省组织实施。

征地

当时,每个机场的“特种委员会”下设总务、测量、登记三组,办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迁移户安置、田地、房屋、坟墓、青苗、竹林、树木等折价和拆迁补偿等事务。

广汉机场在三水镇、和兴乡征用田地共计亩,红线范围内居民约户,一律限7天内搬出,否则房屋拆、烧勿论。

除房屋外,几千亩土地上的庄稼,悉数被铲平。

至于土地征用的补偿,当时四川颁发的关于“特种工程”《征用田地补偿规定》有详细规定:“大埝田每亩元,上等田元,中等田元,下等田元。”

从数目看,省里下发给百姓的土地补偿金还是非常可观的,但到地方后,执行标准却打了不少折扣。

总体来说,在征用土地方面,老百姓不斤斤计较,都非常配合。

年12月上旬,土地征用范围内,居民的房屋拆迁全部完成。

民工

抗战期间,四川成为大后方,频遭日机轰炸,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无以估算。由于中小城市都不设防,敌机如入无人之境,白天黑夜,想来就来,炸了就走,非常猖獗。

一听说要征调民工,修建轰炸机场,让日本人也尝尝挨炸的滋味,成都周边29个县的52万百姓,在没有工钱的情况下,携带着斗笠、锄头、竹筐、扁担等工具,筐里装着铺盖、小孩、干粮,踊跃前往工地。

当时谁要是躲在家里不去,那是会被全村人看不起的。除了青壮年,还有很多妇女与孩子,举家前来修建机场。

因属特种工程,各工地实行军事化管理,驻军一个连,负责治安工作。

每个工地,划定各县民工的工区范围,进行分区作业。

从4年1月份起,浩浩荡荡的人群,冒着凛冽的寒风,夜以继日,肩挑手提,奔波在各个机场工地。

4年初夏,美军第14航空队司令陈纳德来检查最大的一个机场——新津机场的工程进度,看到一棵大树底下放着很多竹筐,每个箩筐内都有个小孩子,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正在照料。

陈纳德好奇地问:这十多个都是你的孙子、孙女吗?

老奶奶说:我在村里年纪最大,我的亲孙辈有三个,其他的都是村里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都去修机场了。

陈纳德听完肃然起敬,向这位老妇人郑重行了一个军礼。

陈纳德后来回忆:

这些在机场上干活的50多万人,数量上相当上0个美国师或新泽西城的全城人口,看似杂乱无章,却又分工明确,井然有序,体现着中国式的智慧。他们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便建起了4个机场,拥有可承载美国最重型轰炸机冲击力的英尺跑道,还完成了5个带有住宅区、地下燃料库、防空壕、滑行跑道和连接线的战斗机机场,简直不可思议!

施工

当时,由于缺乏大型工程设备,即使是建一座简易机场,也只能征调大量民工,靠民工们的肩膀和双手,用铁锤、锄头、簸箕、竹筐、扁担等古老的工具,采用人海战术,通宵达旦赶工,来保证工程完成。

按当时的跑道施工要求,田中的积水和烂泥,要在一周内清理干净,运到几里之外。

民工们一面架水车,一面开沟排水。

田水戽干后,开始挖烂泥。

烂泥运完,接着就是填土方。高处铲低,凹处填平,再用干黄泥刨平夯紧,然后敷设卵石。

卵石共分层,底下用10公分以上的大石铺砌,中层稍小,上层更小一些,约至5公分直径。

每层铺好后浇灌黄泥浆,再于上层铺上质地坚硬的碎石,夯实压紧。道面另铺豆石,并浇注柏油(沥青),夯实后,面上撒一层细沙。

仅跑道上铺设碎石的厚度,就达50公分。

每条跑道长米,宽60米,厚1米,以满足60多吨重的B-29轰炸机的起降条件。

按照上述规格计算,一条轰炸机机场跑道所需石方约15.6万立方米,加上停机坪、滑翔道,不下20万立方米。

修彭山机场,民工们像蚂蚁搬家一样,将岷江里的鹅卵石运到工地。机场竣工时,新津到眉山50公里长的岷江河道,鹅卵石都被采挖一空。

修广汉机场,虽然把广汉周边15公里内的各河床卵石取尽,还是不敷所需。经美军工程主官肯纳逊上校同意,采用河砂夹卵石的配料取代,才解决了问题。

如此大量石方和卵石,大部分是用架子车和“鸡公车”运来,其余全凭民工用撮箕与扁担,一担一担地挑回。

最初,取石场与机场工地近,每人每天可运数担至10担,往后越来越远,也越来越艰难,每天仅能来回一趟,甚至早晨出去,至次日清晨方可挑回到一担,民工辛苦可见一斑。

石碾子

平整、滚压机场跑道,是建好机场的关键。

当时,9个机场施工,只有2台蒸汽压路机,1台柴油压路机。为了加快进度,民工们自制石碾子,重量一般都在6吨以上。

这种庞然大物,都是民工就近从山上劈下巨大的岩石,再一锤锤凿成直径1.5米,长约1.8米,重6吨以上,圆筒状的石碾子。

石碾子运到机场后,还要加上四五十米长的粗壮牵引绳,牵引绳再分出很多细绳索,套在民工肩膀上。

当时每个机场都有20多个这样的石碾子,需几十甚至上百人方可拉动。

和拔河一样,拉石碾必须一起使劲,因此一个号子手是少不了的。大家需听从统一口令,一起用力拉动石碾。

在初期,由于配合不行,经常会有人跌倒受伤。更有甚者,有人在石碾滚动后摔倒,被压死压伤。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一个拉石碾的队伍,基本都是同一个村的人,这样大家相互照应,也不会有语言上的障碍,配合起来更加默契。

防空

“空中堡垒”入驻川西,引起了日军的恐慌。这些在建机场,便成了日军飞机的主要轰炸对象。日军还派遣间谍到机场附近,给日机轰炸指示目标。

4年4月17日,中缅印战区司令官史迪威命令第14航空队,“不惜一切代价保卫B-29在川西的各个前进基地”。

担任保卫机场任务的,是美军先进的P-61战机,与日军展开多次空中激战。

在施工过程中,民工们绝不能因空袭暂停。

竣工

4年5月,9座机场全部完工。全长米、宽60米、厚1米的轰炸机跑道,成为当时亚洲之冠。

4年6月1日,92架B-29飞机飞越驼峰转场四川。由于引擎事故,最终只有79架飞机抵达。

4年6月15日,79架B-29轰炸机分别从4座机场起飞,第一次奔袭日本本土,其中47架于6月16日凌晨飞抵北九州上空,对日本八幡制铁炼焦所投弹余吨,将这座大型钢铁厂炸成一片废墟。

这次轰炸,彻底打破了日本本土远离战火的神话,在日本民众当中产生了巨大的心理恐慌。因为这个“巨大的怪物”,双翼达到4米,配备4个引擎,最大载荷达到10吨,轰炸威力惊人。

在驻守成都近一年的时间里,第20航空队的B-29重型轰炸机,对日本本土及其周边占领区,进行了20余次战略轰炸,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第14航空队的华西突击机群,也出色完成了机场保卫与轰炸机护航任务,对侵华日军进行了强有力的空中打击。

“特种”基地的建成,不但为轰炸日本本土创造了条件,也为“驼峰航线”充实了新的力量。

奉献

从年12月到4年5月,川西29个县的52万爱国民众,夜以继日,仅用了5个月时间,用原始的手工方式,将9座机场全部建成,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修机场的民工生活、劳动条件极其艰苦。开工初期正值寒冬,许多民工连草鞋都没有,只好赤脚下水田,每天劳动长达14小时甚至更多。

除吃饭外,基本毫无报酬。每个民工每天供给1.4升粮食,即便是1.4升(约合2.8市斤),换算成工钱,也就是每人每天0.28元。

吃的也多为红花子米、半生半熟的泡红萝卜。

民工住宿条件也十分恶劣,多为工棚或废旧帐篷,四壁大洞小隙,卫生条件差。

工棚连绵不断,有的搭在机场七八里之外,民工天不亮就要起床吃饭,然后走七八里路到工地,相当辛苦。

据统计,广汉和兴乡,仅一乡参加修建机场的民工人中,就有黄志健等5人死亡,负伤致残的达17人。

4年5月,作家流沙河年仅1岁,就成了修筑广汉机场的一员。

当时广汉机场工程临近收尾,工期紧迫,在金堂县私立崇正初中一期的中学生被叫去工地,包括流沙河在内,分包机场跑道上的一段,用白灰白线划定范围,劳动强度与普通民工无异。

为提升效率,学生间分工合作,大个子同学挖土担石,小个子同学砌卵石。女同学担水、做饭。

即便是砌卵石,也是十分不易。先蹲着砌,砌好,锤紧,蹲久了吃不消,有的学生只好跪着砌,结果导致膝头磨烂生疮,双手起血泡,只好用手掌继续砌。大家相互鼓劲,谁也不喊痛叫苦。

赴美展出

年10月,中方在美国空军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名为“历史的记忆”的大型展览。其中展出的两张巨幅照片引起强烈反响:一张是数以万计的四川民工,正在拉石碾修建机场;另外一张是一架B-29轰炸机在空中飞掠而过,下面是一群民工挥舞着锄头朝飞机欢呼。

也有一些观众来博物馆,看到图上的石碾子之后,不知道这是何物。

多名美国老兵联名要求馆方,到中国找一个石碾子回来,以铭记那段感人至深的抗战历史。

在我国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找到一个直径只有1.2米的石碾子,少掉的部分都是来回碾压磨损掉的。

年6月,这个重达.7吨的巨大石碾子,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空军博物馆,成为永久藏品。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一个37吨的石碾子,被美军花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