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缩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典型滑坡介绍浙江省长兴县泗安镇山门口
TUhjnbcbe - 2024/5/20 19:45: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1、滑坡区概况

受年6月10~18日强降雨的影响,长兴县泗安镇山门口村民李永新等房后山体于6月18日凌晨左右发生滑坡现象,危及前缘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滑坡区北亚热带东亚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mm,常年雨日.5天,年最大降雨量为.1mm(年),最小降雨量为.9mm(年)。年内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雨季:春雨期3~5月和梅雨期6~7月,其中梅雨期内易发生暴雨。

地貌类型为丘陵地貌,山顶海拔标高为.2m,相对高差约m左右;地形坡度呈上陡下缓状,中上部地形坡度约25°,剖面以直线、凸形坡为主;下部坡脚一带地形坡度约10~15o,坡脚见建房开挖形成的人工边坡,高差约3.0m左右。滑坡体位于山体的南侧斜坡下部,原始地形坡度约15°左右,经后期改造后,现地形坡度约10°

滑坡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志留统唐家坞组S)及第四系残坡积(Qel-→)。滑坡体及周边未见中等风化基岩出露。根据钻孔揭示,滑坡体及周边基岩岩性以紫红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地层产状50°L25°,与斜坡坡向相背。

滑坡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层岩性主要为残坡积粉质粘土混碎石,含水层厚度1.9~3.3m,地下水位埋深在0.6~1.46m。其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经流方向与斜坡坡向基本一致,一般向低洼处运流,由于滑坡区地形坡度相对平缓,除暴雨或强降雨外,坡体表部一般难以形成地面径流,且滑坡区松散堆积层厚度较大,结构松散,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与赋存,孔隙潜水多以井的形式沿坡排泄,对滑坡体的形成影响较大。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浅部的风化裂隙中,风化裂隙一般呈网状交织,方向性差,富水性贫乏,透水性一般,可视为相对隔水层。

2、滑坡结构特征

山门口滑坡平呈半椭圆状,后缘拉张裂缝清晰、较连贯;剖面上呈缓坡状,地形总体坡度约为10°左右,后缘海拔标高约m,前缘标高m,相对高差约10m。滑坡主滑方向°,轴线长度约50m,前缘宽度约50m,面积约m2。根据各钻孔资料分析,滑坡体最大厚度约4.8m,最小厚度1.9m,平均厚度3.5m,故其体积约m3,属小型浅层土质滑坡。

根据岩土工程地质勘查资料,滑坡体自上而下可分为如下两个带(图1):

⑴残坡积带粉质粘土混碎石:厚度约1.9~4.8m,黄褐色,稍湿,松散切面粗糙,碎石含量一般占30%~60%,粒径一般2~20mm,次棱~亚圆形,磨圆度一般,胶结较弱,干钻容易,成分杂乱,分选性差。

(2)全风化粉砂质泥岩:为滑带物质﹐红褐色、灰白色,稍湿,原岩结构不甚清晰,呈土状,中密,其中灰白色物质呈粘土状,饱水,软塑~可塑状。

滑床岩性为灰白色强风化泥质粉砂岩,该层全场均有分布,厚度一般在2.3~6.9m之间。灰白色,可见原岩结构,结构致密,绢云母化普遍,透水性差。

2.3滑坡体变形特征

山门口滑坡变形现象主要表现为滑坡体表部裂缝、前缘边坡坍塌及地面隆起等。

1滑坡体表部裂缝

滑坡体表部裂缝分布较多,性质以拉张裂缝为主,少数为剪切裂缝,根据裂缝的分布位置及其内在联系,大致可分为三组(图:

后缘裂缝:主要由LFO1-1及其伴生裂缝组成。LFO1-1呈弧形展布,两侧走向分别为25°、°,总延伸长度约46m,贯通性好,裂缝宽度约30~60cm,裂缝中段伴有滑坡台阶,落差约30~70cm。LFO1-3位于LFO1-1的东南端,两者之间相隔约5m,从其分布位置及走向分析,两者为同一组裂缝,但未完全贯通。

前缘裂缝:主要由LFO2组成,弧形,延伸26.0m,贯通性好;裂缝伴有约30~50cm的落差,裂口呈锯齿状,具有明显的拉张特征。其前缘边坡见坍塌现象。

边界裂缝:位于滑坡体西侧边界,由LFO3-1、LFO3-2两条剪切裂缝组成。裂缝延伸长度5~8m,较平直,裂口3~5cm;裂缝端部见多条平行细小裂缝,具有羽状剪切裂缝特征。

2前缘边坡坍塌及地面隆起

滑坡体前缘为建房开挖形成的边坡,边坡高差2.5m左右,坡度约60°左右,主要由残坡积层粉质粘土、粉质粘土混碎石组成。滑坡引发边坡局部坍塌现象。整个边坡具有中部段边坡较两端边坡段变形强烈的特征。滑坡体前缘为建房开挖形成的平地,可见两处较明显的地面隆起现象,隆起高度约20~30cm,面积约3~5m2。局部见因地面隆起造成的条形基础(钢筋混凝土)开裂。

4、滑移带特征

本滑坡滑动带为全风化层,厚度0.2~1.5m。滑面后壁倾角35~40°,中下部倾角10~15。钻探过程未发现较明显的软弱层或其它滑移痕迹等,

本滑移带(面)的确定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1钻进过程中,全风化层见返水现象,可视为相对隔水层。

⑵滑坡体前缘人工边坡坡脚地带见一明显的干、湿分界线(见图3,此界面基本与残坡积层及全风化层分界线相吻合。分界线以上残坡积层呈干燥状,以下全风化层呈饱和状,开挖后,可见水流。此现象可说明,上部残坡积层透水性强,雨水通过残坡积层渗透至全风化层,由于下伏强风化泥质粉砂岩透水性差,加之前缘民房基础混凝土浇筑破坏了原有的地下水通道,使地下水聚集于全风化层,使之形成一饱水的软弱层,形成滑移带(图4。

3全风化层呈软塑~可塑状,为相对软弱层。

3、形成机理

本滑坡发生的根本原因为区内地表水易于入渗﹐且地下水排水不畅。地下水是本滑坡形成的核心条件。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1特定的地质条件是滑坡形成的内在因素

滑坡区出露岩性主要为中志留统唐家坞组顶部的紫红色泥质粉砂岩﹐易风化,使得区内松散层厚度大,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上部松散层渗透性好﹐全风化泥质粉砂岩遇水易软化,形成含水而透水性差的相对隔水层﹐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水的条件。

2易于汇水的地形是滑坡形成的促进因素

滑坡区地形总体呈“陡”-“缓”状﹐上部斜坡坡度约25°,直线状,坡长大于m,汇水面积约0.km2,坡面松散层厚度一般小于1.0m,由于斜坡坡度陡,坡面松散层厚度小,不利于雨水的入渗;滑坡体位于斜坡下部的缓坡地带﹐滑坡区坡长约50~60m,原地形坡度约10~15°,上世纪五十年代,取土后地形坡度小于10°,地势凹凸不平,局部分布于水塘,地表天然排水系统排泄能力差,加之表部松散层厚度大,雨水入渗条件好;如此之地形,导致滑坡区地表水易集而不易排,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区内地下水的补给﹐改变了区内水文地质条件,促进了滑坡的产生。

3大暴雨是滑坡产生的主要诱发因素

勘查区勘查区年5月前降雨较少,6月10~18日连续降雨,降雨量约.4mm(图5,17日一日降雨量达70.8mm从滑坡发生的时间上讲,滑坡产生于年6月10日~18日的强降雨之后﹐强降雨对滑坡的产生影响明显﹐是滑坡产生的主要诱发因素。

降雨对本滑坡的破坏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干旱的土体遇连续降雨,导致雨水大量入渗,加大了斜坡上部松散层的自重,使得坡体下滑力增大,影响斜坡的稳定性;水的入渗使得其在隔水层顶面上富集,加速软化甚至泥化了滑带物质,使其摩擦力降低幅度大,继而形成滑带或滑面。另一方面,充斥于坡体裂隙中的地下水将对坡体产生静水压力,促进滑体的下滑﹐而滑体在饱水后,地下水对滑体产生浮力,从而降低了滑体对滑床的正应力,使摩阻力进一步的减小。

同时坡脚在建民房基础的浇筑,阻塞了地下水的自然排水通道,致使地下水聚集,也是本滑坡产生的主要诱发因素。

4、防治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山门口滑坡为一小型浅层土质滑坡,地下水是本滑坡形成的核心条件,解决好地下水的排泄问题,即可达到阻止滑坡进一步发展的效果。故此,对该滑坡主要采用排水为主,监测为辅的治理手段。

4.1地表排水工程

主要为滑坡体后缘截水沟。断面型式为矩形,净宽0.5m.净深0.5m,沟壁及沟底厚0.2m.采用C25混凝土浇注。沟底设置0.1m的砂砾石垫层,并铺设防水土工布。

4.2地下排水工程

人工边坡坡脚地带全风化层中上部设置仰斜排水孔,并通过坡脚排水沟将地下水排出。仰斜排水孔共布置7个,间距5m,长度20~25m,仰斜角度6°,方位角°。采用轻型的潜斜钻孔机成孔,成孔孔径不小于80mm,孔内设置滤水管,内径不小于50mm。

(1)成孔设备:选用煤科总院西安分院钻探所研制的MK-3型全液压坑道钻机﹐衡阳探矿厂生产的BW-50型泥浆泵和42mm钻杆。

(2)滤水管。选用长4m,壁厚4mm,外径63mm,pvc管。为了保证滤水管下人钻孔后,地层中的水能够有效地渗入管内而排出孔外,在滤水管上面钻3排相隔90°,直径12mm、孔距40mm的水眼,各排水眼相互交叉程梅花形,外表紧裹一层由直径0.mm钢丝编织的0.mm镀锌滤网,由10#铅丝以40mmd的间距捆扎。

(3)坡脚排水沟:用于排泄仰斜排水孔中流出的地下水。断面型式为矩形,净宽0.3m,净深0.4m,沟壁及沟底厚0.2m,采用C25混凝土浇注。

4.3监测工程

监测工程主要为施工过程中地表位移简易监测(相对位移,钢尺等)及施工后治理效果监测(绝对位移,全站仪、经纬仪等)。根据滑坡治理工程监测设计的原则,考虑到滑坡区通视条件好,监测工作应以仪器观测为主,辅以宏观巡视调查。滑坡体周界处设置6个监测点,滑坡外围稳定地带设置基准点1个。

(1)监测周期:监测点监测时间为治理施工后3个水文年。

(2监测频率:监测点采用仪器进行监测,正常监测频率﹖次/月,雨季3~4次/月,观测误差为±2mm;宏观巡视调查工作正常观测频率3次/月,雨季5~6次/月,应作详尽记录。施工期间的地表相对位移监测频率为2~3次/天。

(3)监测数据的处理:所有观测均应认真记录,资料及时整理,提交相应成果报告;建立数据库,分析变形特征,评价治理工程效果;施工期间的监测,若发现地表位移累计20mm或连续三天5mm/天时,应立即停止相关施工,并及时上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设计单位。

1
查看完整版本: 典型滑坡介绍浙江省长兴县泗安镇山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