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土
液化土是地震时饱和砂土和粉土颗粒在强烈震动下有变密的趋势,颗粒之间发生相对位移,颗粒间的孔隙水来不及排泄而受到挤压,因而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当孔隙水压力上升到与土颗粒所受到总的正压力接近时,土颗粒之间因摩擦产生的抗剪力接近零,此时的土像液体一样,故称之为液化土。松散的砂土和粉土,在地下水的作用之下达到饱和状态,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土体受到震动,会有变得更紧密的趋势,这种趋于紧密的作用使孔隙水压力骤然上升,而在这短暂的震动过程中,骤然上升的孔隙水压力来不及消散,这就使原来由土颗粒间接触点传递的压力(有效压力)减小,当有效压力完全消失时,土层会完全丧失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变成像液体一样,这就是土的液化现象。
在建筑地基处理的技术宝库中,由司炳文高级工程师发明创造的《孔内深层强夯》专利技术(也称为DDC法碴土桩技术),能大量消耗建筑及工业垃圾,利用各种无机固体废料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他先后获得了“孔内深层强夯”、“孔内灌注强夯混凝土桩”等8项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北京市优秀发明奖和发明家等荣誉称号。这项建筑地基处理技术受到北京市建委、环保局、科技委等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北京市建委于年2月专门组织了专家鉴定会,对这项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认真的审查鉴定。会议对这项技术给予很高评价,认为:“DDC碴土桩具有承载力高,抗液化能力强,地基沉降变形小”的优点,处理后地基的不均匀性得到改善,能充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构思新颖,工艺独特,适合国情,技术水平属国内外首创。该技术有明显社会和经济效益,有广泛应用前景,是应重点全面推广的新技术。这项技术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同时也是在各种复杂场地技术下对这项技术的适用性、安全可靠性进行检查验证。由于《孔内深层强夯技术》的有效性,在许多工程中都取得了成功,受到了广泛赞扬,并且进一步积累了经验和不断改进提高,使其更加成熟。
《孔内深层强夯技术》是在综合了重锤夯实、强力夯实、钻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灰土桩、碎石桩、双灰桩等地基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吸收其长处,抛弃其缺陷,集高动能、高压强、强挤密各效应于一体,完成对软弱土层的处理。并且在工程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和发展,创造了独特的施工方法——《孔内深层强夯技术》。《孔内深层强夯技术》是通过机具成孔(钻孔或冲孔),然后通过孔道在地基处理的深层部位进行填料,用具有高动能的特制重力夯锤进行冲、砸、挤压的高压强、强挤密的夯击作业,从而达到加固地基、消纳垃圾、碴土的目的,使地基承载性状显著改善。这是一般地基处理技术都不具备的,具有显著特色的建筑地基处理方法。
孔内深层强夯法(DDC/SDDC桩)具有高动能、高压强和强挤密效应,挤密加固范围大可以将加固区范围内的土中水排挤到加固区以外的土体中去,改善地基土性,使处理后的地基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这是孔内深层强夯法(DDC/SDDC桩)处理过的同种地基:
北京西城区菜市口居民住宅小区项目-灰渣杂填(杂填深度>10米)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北京市西城区菜市口居民住宅小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菜市口西南角,拟建场地拆迁后,在破碎的原有废弃厂房的老墙基础后,存在一个深约10米的坑,后经灰渣回填填至设计标高,该土质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需对地基进行特殊处理。
经设计院和建设单位比选后,决定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法(DDC/SDDC桩)地基处理专利技术对该地基进行处理,人防工事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法(DDC/SDDC桩)地基处理专利技术解决空洞问题。总工程量:2万立方米。
二、地基处理的目的和要求:
1、复合地基承载力:fk≥kPa;
2、地基刚度均匀。
三、处理效果:
由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国家级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检测结论为:承载力标准值fk≥kPa,满足设计要求,地基刚度均匀。
山西长治市潞安煤矿集团坑口电厂项目-Ⅲ-Ⅳ级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厚度>22米)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山西长治市潞安煤矿集团坑口电厂项目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潞安煤矿集团矿边,是山西重点建设工程,总投资30亿元,由两台MW气轮发电机组组成的山西大型发电厂。该电厂经过地质勘察,属Ⅲ至Ⅳ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厚度约22m,属大厚度湿陷性黄土。
由于冷却水塔地基要求较严,沉降敏感,该自重湿陷性黄土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对冷却水塔下约22m内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处理。
设计院和建设单位经过对多种地基处理方案在技术、质量、工期和造价等方面比较后,决定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法(DDC/SDDC桩)专利技术对该地基进行处理。总工程量:12万立方米。
二、地基处理的目的和要求:
1、Ⅳ级自重湿陷性全部消除;
2、地基处理后地基承载力fk≥kPa。
三、处理效果:
经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具有国家级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检测结论为:Ⅳ级自重湿陷性全部消除,复合地基承载力fk≥kPa,满足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