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逊肾内科主任
肾病患者在检查与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如“血肌酐”、“肾衰竭”、“肾萎缩”及“尿毒症”等检查结果与诊断名称。都知道,它们之间一定是有联系的,但并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关系?
有人说——
血肌酐升高就是肾衰竭
肾衰竭就会肾萎缩
肾衰竭患者最终结局都会是尿毒症
血肌酐超标之后都会发展成肾衰竭与尿毒症
尿毒症患者都存在肾萎缩
肾萎缩患者都是肾衰竭或尿毒症
等等,这些说法到底对不对?要想弄清楚如上这些问题或疑问,肾友需要先明白血肌酐、肾衰竭、肾萎缩与尿毒症等这几个概念。
血肌酐
通过空腹抽血化验检查得出的结果,血中的肌酐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最终产生的肌酐,而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的代谢产物。一般来说,人们每天在摄入肉类食物量相对平衡的情况下,也没有剧烈运动,则血肌酐的检测结果还是比较稳定的。一定程度,它能够反映患者的肾功能受损程度。即血肌酐高了,表明肾功能已经受损;但若血肌酐不高(在正常范围),也不能说明肾功能是正常的。其中,血肌酐高了的原因或诱因有很多,还需要分清是急性或慢性的,以及是肾前的、肾后性的或肾性的。其中肾性的还要分清楚是肾小球原因引起的还是肾小管间质或肾血管原因引起的血肌酐升高。最后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急性的血肌酐升高,可完全治愈,以后很难再发展成肾衰竭与尿毒症,更不会变成肾萎缩;慢性的血肌酐升高,只能控制或延缓病情,以后有可能继续发展,或进展成慢性肾衰竭与尿毒症,可出现肾萎缩。
肾衰竭
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功能下降都叫肾衰竭,可分为急性肾衰竭(或急性肾损伤)与慢性肾衰竭(或慢性肾功能不全)。部分肾衰竭,则属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基础上合并急性肾损伤。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肾衰竭,患者都会有血肌酐升高,有的是短期内快速升高,有的则是较长时间的缓慢升高。肾衰竭患者,可以没有明显异常表现,也可以出现如恶心呕吐、腹胀纳差、腰酸乏力、腰痛水肿及尿少无尿等表现。较轻的肾衰竭可以很快治愈,严重的肾衰竭则需要肾脏替代(透析与肾移植)治疗。高度水肿与尿量减少的急性肾衰竭,可显示双肾肿大;严重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则显示双肾萎缩。急性肾衰竭也好,慢性肾衰竭也好,若治疗不到位都可能进展为尿毒症,最终都有可能导致双肾萎缩。
肾萎缩
肾萎缩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单位功能丧失或肾脏血供不足,导致肾脏体积缩小、生理功能下降的一种病理解剖现象,常见于各种急或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以及肾动脉狭窄与肾脏发育不良等疾病。肾萎缩可以只出现单侧(左侧或右侧一个肾脏),也可以同时出现双侧肾脏的萎缩。只是肾脏比常人小一点,不一定都可以下肾萎缩这样的结论。因为肾脏大小还与年龄、性别、高矮、胖瘦与地区等因素有关,这就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后得出是否是肾萎缩的结论。肾萎缩患者,通常还会有肾脏内部结构紊乱及包膜异常(如包膜不光整)以及肾血流量的下降等现象。明确为双肾萎缩者,患者多为肾衰竭,血肌酐会升高和/或肾小球滤过率会下降,可诊断为肾衰竭,最终有发展为尿毒症的可能。单侧肾萎缩者,血肌酐或肾小球滤过率可以完全正常,若能保护好健侧肾脏,则不会进展为肾衰竭与尿毒症。
尿毒症
尿毒症是急性或慢性肾衰竭的晚期阶段,患者通常处于慢性肾脏病5期。当发展到了慢性肾衰竭的尿毒症期,患者的肾脏无法发挥正常功能,会出现一系列异常表现,如与水电解质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代谢终末产物与毒素大量潴留等相关的症状与体征。因此,诊断为尿毒症,一定也是慢性肾衰竭(并非是急性肾衰竭),患者的血肌酐也一定是升高的(且很高),同时往往表现为双肾明显萎缩(一定不是一侧肾脏萎缩)。
通过对如上四个概念的解释,肾友或许能弄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一下,血肌酐超标的肾病患者即可诊断为肾衰竭、肾衰竭与尿毒症患者血肌酐会升高、晚期阶段的慢性肾衰竭或尿毒症患者会有双肾萎缩、双肾萎缩的患者往往已发展为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发展到严重阶段就是尿毒症、尿毒症患者都有血肌酐明显升高等等,明白了吗?
文章为作者周逊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