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脊髓损伤后,患者经常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大小便失禁等,对脊髓损伤患者来说,他们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都成了问题,处处需要家人的照顾。
在照顾脊髓损伤患者的时候,除了在饮食等方面照顾好患者之外,也需要在患者康复中做好辅助,来最大程度地实现患者各项身体功能的恢复。
1、要注意患者良肢位的摆放
医院
尤其是在早期的时候,患者不能自主的翻身,需要家属帮忙活动、翻身,定时进行按摩,一般情况下,每隔两个小时就需要帮助患者活动一下。
在帮助患者翻身的时候,要注意肢体的摆放,姿势尽量的做到规范一些,来减少关节损伤、肌肉痉挛等问题的发生,对患者的残存功能起到保护的作用,为接下来的康复训练做好充分的准备。
2、按摩必不可少,预防肌肉萎缩
医院
脊髓损伤患者长时间的不运动,失去了活动能力,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肌肉萎缩,家属在平时,一定要多帮助脊髓损伤患者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
在按摩的时候,可以从患者的肢体远端到近端,患者所处的阶段不同,按摩的手法也相对不一样,在弛缓性阶段,按摩的手法要相对重一些,时间短一些;在痉挛性时期的时候,手法要相对轻一些,时间长一些,将作用发挥到最大。
3、注重患者关节的活动度
尤其在脊髓损伤早期的时候,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被动的活动,活动范围有小到大,循序渐进,直到将生理范围达到最大,来预防患者的关节痉挛、僵直和畸形等情况的发生。
家属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做好各项辅助,最大程度地帮助脊髓损伤患者实现身体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