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辅路技术要求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正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南辅路技术要求

雨水工程

(一)雨水概况

南辅路路中设置雨水管道,四工区井节点编号NY-51~NY-61,南辅路里程号为NSN4k61+~NSNS4K61+;NY-51~NY-61雨水主管道均为d,坡度i=1.66%,NY-63~NY-65(属于五工区)主管道为d,坡度为i=0.56%,水流方向由东向西排入金水河。本段雨水口为25个双箅和5个三箅,连接支管均为d,坡度i=0.01。雨水管材均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

(二)施工方法

1、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沟槽挖土和支护→管道基础施工→铺设管道→雨水口施工→闭水试验→沟槽回填。

2、雨水管的沟槽采用放坡开挖。边坡按照开挖断面图,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一定余量,避免超挖,槽底以上20-30cm必须用人工修整底面,槽底的松散土、淤泥、大石块等要及时清除,开挖的土方离坑边2m以外就地堆置,挖土时密切注意高程控制,防止超挖或扰动基底面和边坡,两侧进行边坡支护,沟槽底面按mm厚14%灰土、mm厚土垫层,分层夯实,压实系数达到0.95后立即进行管道基础施工。

3、(1)支管d采用°砂石基础,砂石基础材料可选择下列材料:天然级配砂石,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5;中砂、粗砂;级配碎石、石屑,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5。槽底至管外底部分压实系数为0.85~0.90;管外底至管中心部分压实系数不小于0.93。

(2)d、d采用°砂石基础,砂石基础材料可选择下列材料:天然级配砂石,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5;中砂、粗砂;级配碎石、石屑,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5。

4、管道接口,采用滑动胶圈接口,α一般为10~15mm;

5、检查进:NY-51~NY-62均采用06MS-3页12,φ1圆形混凝土雨水检查井;

6、井盖及盖座:设计路面范围内的检查井井盖及盖座采用五防井盖(防盗、防噪、防沉、防滑、防坠落),规格及材料为φmm及球墨铸铁井盖及盖座,行车道采用D型,其他部位采用C型。

7、检查井井口加固:检查井盖座设置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时,应采取井口加固措施;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完工后,开槽开挖水稳基层,浇筑C30混凝土外径2mm,内径mm加固井筒及井周。砼顶面高度控制在路面设计标高-mm,砼厚度为mm。沥青砼摊铺前,并在C30砼加固层与行车道结构衔接处铺设一道玻纤格栅,宽度1mm;检查井井盖高度应于路面齐平,允许偏差为±5mm,雨水检查井井盖开启方向应垂直于管道方向,并向道路外侧开启。检查井盖座安装施工时,应在井筒内壁、井盖座下的混凝土圈梁处设置铝制标牌,标牌上注明检查井类型、检查井编号、产权单位名称及联系电话、井盖材质及等级、服务热线等内容。

8、雨水口:雨水口采用砖砌立篦式多篦雨水口,雨水口连接管采用d钢筋混凝土Ⅱ级管,坡度1%,雨水口处表面高程应比地面低30mm,除连接到用户支管上的雨水进水井深按支管高度控制外,其余井深均按照不大于1.2米控制,施工中可根据需要调整雨水口位置或周围路面标高,使雨水收水效果最佳。雨水进水口开启方向应沿道路逆行车方向开启。

(1)砖砌体偏沟式双箅雨水口:双箅雨水口砖砌尺寸为*mm,粉刷后内尺寸为*;井内C20细石砼垫层最小厚度35mm;

(2)过梁砼C30,钢筋HPB,HRB;

(3)箅子及支座:球墨铸铁QT-7,本箅子可以与井墙用铁链相联系以防止丢失,箅子与支座配套加工组装使用。

(4)三箅雨水口:过梁同双箅采用过梁2,垫层厚度最小35mm;箅子支座同双箅;

道路工程

(一)道路概况

1、南辅道工程四工区施工范围起止里程号:NSN4K61+~NSN4K6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设计速度:30Km/h,设计年限:道路交通达到饱和状态下10年,标准每条机动车道宽度3.5m,路面结构类型:沥青路面,其中路床下为4%水泥土处理40cm;南辅路道路结构形式如下图:

2、本工区该段辅道为双向通行道路,道路横断面设计为南侧5m人行道+4m非机动车道+3.5机动车道+3.5m机动车道+4m非机动车道。标准断面及横坡瑞下图:

(二)施工技术要求

1、路基施工:地面辅路,路床下统一采用4%水泥土处理40cm;分2层回填,每层20cm,根据送检原状土、水泥土检验最大干密度;水泥土最大干密度为P等于1.kg/m,每层压实厚度为20cm,根据图纸要求的支路压实度92%,计算施工时每1平方米水泥用量:1×1×0.2×P×0.92-1×1×0.2×P×0.92÷(1+4%)=12.8千克;水泥每层每平方米用量为12.8kg。每层填土每1m2取样1组,每组3个点,进行压实度检测。下层填土回填碾压完成后经监理验收及压实度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填筑,路床宽度每侧应比设计规定宽度多50cm。

2、基层:辅路基层分为上基层、下基层、底基层共三层,上基层为16cm厚4.5%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为16cm厚4.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16cm厚3.5%水泥稳定碎石;道路机构及每层摊铺宽度如下图:

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剂量4.5%)7天标准养护条件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5Mpa,压实度不小于97%;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剂量3.5%)78天标准养护条件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2.5Mpa,压实度不小于96%;对基层施工时,为减少基层后期开裂,提高基层早其强度,对基层进行湿砂、薄膜或土工布覆盖进行养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